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LK·历史-HUB 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全国大联考第四次历史
2、全国大联考2024历史
3、2023-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第二次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试卷历史
5、2024四省名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
6、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
7、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历史
8、2024全国大联考答案历史
9、2024全国大联考历史答案

9.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是通过公开资格考试进入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有一系列严格规定的体系化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任用制度”“考绩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体现出现代西方文官任职具有规范性特征,故B项正确。公正性的说法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排除A项;文官不为特定党派服务,也不受政治观点的约束,排除C、D两项。10.B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面临着被废除的命运,材料中的措施“改变了原官学、私学、书院等旧形式”,是对旧有教育体制的冲击,故B项正确。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清代的选官制度仍然是科举制度,其被废除于1905年,排除C项;科举制度改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1.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文官的甄别制度是指民国时期验证现任官资格,决定官员去留的制度,这种对官员的考核方式是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的,故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甄别”制度照搬了西方的文官考核制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官员的学历水平”的要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2.B材料中的“公开考试”能选拔有才能的人,“对思想政治方面进行把关”则有利于选拔品德突出的人,这说明该规定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公务员,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对才能和品德的重视,不只是才能学识,排除A项;公平公正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民主平等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排除D项。13.(1)积极作用:完善了科举取士制度,能更好地选拔人才;进一步瓦解了士族贵族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等等。(9分)(2)变化:出现八股取士,只从四书五经的内容中命题;按地域分卷考试和录取;等等。(6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等等。(6分)(3)发展脉络: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制度确立,宋代科举取士制度日益完善,明代科举取士制度出现僵化,逐步走向没落。(4分)14.[示例信息:“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国王权力逐渐扩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给身边的人”。(3分)阐释:“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说明当时西欧的基本社会形态为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为主要政治体制;“国王权力逐渐扩大”,说明了中世纪后期政治力量的变迁与时代特征等。总之,这些信息无一例外地体现出了“恩赐制”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说明当时的管理者只来自教会人士和领主,范围窄,且没有流动性和开放性。国王和贵族将官职只是“给身边的人”,更说明了官员的来源不具备开放性。总之,这些信息都体现出了任官制度狭隘性和封闭性的特点。(1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48【23·G3ZCJ(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