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QGA语文试卷答案

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QGA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语文
    2、2024全国高考3 3分科综合卷
    3、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语文三
    4、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三)语文答案
    5、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语文答案
    6、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语文答案一
    7、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一语文
    8、2024年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语文二
    9、2024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三语文答案
    10、2024年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卷
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D.顷者罚人/或以供张不赡/或不能从欲/皆非致治之急也/夫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奢期而奢/自至非徒语也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即民,在此是避李世民的讳。古人避讳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此处避讳为改字法。B.幸,“后幸洛阳”中的“幸”指皇帝亲临某地,与《鸿门宴》“妇女无所幸”中的“幸”的意思相同。C.疏,即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于古代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D.韩,即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法的方面,韩非子强调“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初文风仍沿六朝骈俪之习,选文一也受此影响,开篇用排比句,对仗工整,比喻精切,一落笔便气势不凡,吸引读者视线。B.选文一针对唐太宗当时的实际状态,引古论今,揭示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强调人君之德多衰于功成志得之后。C.选文二中唐太宗出巡洛阳时,因官员奢靡享乐,斥责地方官。对此,魏征劝说唐太宗应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主应约束好自己。D.选文二中魏征上疏认为:刑罚赏赐的目的在于劝善惩恶,刑罚赏赐不应依据个人的喜怒好恶而有轻重的区别,这是不利于治国的。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4分)(2)小人之恶不惩,君子之善不劝,而望治安刑措,非所闻也。(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13题。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①忧,都到心头。【注】①逆旅淹留: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后得将领常何引荐而发迹。②二老:指父母双亲。1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曲子前三句,既点明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烘托出萧瑟落寞的氛围。B.接着三句,由景向情过渡,接“三更归梦三更后”,引出内心深处的喟叹。C.作者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为了表达自己此刻无人相伴的孤独寂寥之感。D.“梧桐”“芭蕉”“夜雨”在古典诗文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相联系。高一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