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第十一套滚动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卷)1.D开设通商口岸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潮流,清廷为了使英法放弃在北京驻使和在长江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而甘愿放弃收取关税,这表明清廷外交意识陈腐落后,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已经迫使清朝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协定关税条款大大降低了中国海关关税,排除C项。2C大生产运动中,军民团结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彩显了民族解放战争基础深厚,故C项正确。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且材料中的作品与此无关,排除A项;八路军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土地革命已经结束,排除B项;抗日仍为当时革命工作的重心,大生产运动服务于抗战需要,排除D项。3.B由材料中“九三学社”“六百多位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分组讨论和大会报告轮番地举行”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经过了充分的民主协商,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中未提及全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工农联盟,排除D项。4.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对农业合作社的数量进行压缩的行为,说明当时农业合作化进入了控制发展、巩固成果的阶段,故A项正确。浙江省对农业合作社的数量进行压缩并未阻碍“一五”计划的实施,排除B项;1955年正值三大改造时期,当时中国并没有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C项;D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5.D根据材料“1962年”“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我国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首要环节,故D项正确。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是21世纪,排除A项;当时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排除B项;这一调整是党中央坚持和“左”倾错误作斗争的结果,且“左”倾错误未被根除,排除C项。6.A材料中的这种“艰苦卓绝环境下的‘硬骨头’精神”应对的是“资金和专用设备严重短缺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减少,故这一时期的“硬骨头”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供动力,故A项正确。这一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建设热情,但与“完整的工业体系”无直接关系,且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排除C项;D项“开创了”的说法不准确,排除。7.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第一批合资企业的投资商主要为华商,且投资领域集中在资金少、见效快的轻工业,这说明外资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持谨慎态度,故C项正确。A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排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大规模进人中国,因此B项推断不合理,排除;D项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27·【24·G3AB(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R-必考-QG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