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H094)(一)1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一)1生物试题)
思路点拨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A项正确;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突触后膜(肌细胞膜)的蛋白I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又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受体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因此蛋白A不是一种神经递质,B项错误;ACR抗体阴性的患者可能存在蛋白M抗体或肌细胞膜蛋白I抗体,造成肌细胞无法完成信号转导,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C、D两项正确。6.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HPV16侵入人体后的相关反应示意图为情境,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图可知,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物质A是细胞因子,细胞③是浆细胞,其分泌的物质B是抗体,A项正确;由图可知,细胞②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可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项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C项错误;注射HPV疫苗可以进行免疫预防,不能进行免疫治疗,D项错误。7.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为情境,考查分离定律、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由题干可知,无论是组合1还是组合2的亲本杂交,F,均表现为圆单,说明圆对长为显性,单对复为显性,A项正确。组合1或组合2的F2中圆:长=3:1,单:复=3:1,说明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B项正确。设圆、长分别由A、a基因控制,单、复分别由B、b基因控制,则组合1的F,基因型为AaBb,设F,产生ab配子的比例为x,则x2=160/(660+90+90+160)=16/100,那么ab配子的比例约为4/10,结合题干信息可推出AB配子、Ab配子和aB配子的比例分别为4/10、1/10和1/10;同理,组合2的F1产生的AB配子和ab配子的比例都为1/10,Ab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都为4/10,测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与被测个体的配子比例一致,所以组合1的F,测交子代的表型比例为4:4:1:1,组合1的F,和组合2的F,杂交,子代出现长复(aabb)的比例为(1/10)×(4/10)=1/25,C项错误,D项正确。8.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为情境,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项错误;红豆杉是喜阳喜湿的高大乔木,气候变湿润,有利于其种群的繁衍,增加种群数量,但在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不能呈“J”形增长,B项错误;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C项错误;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树龄为0~5年的幼苗个体数较多,所以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D项正确。9.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图为情境,考查种群密度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退耕农田发生的自然演替是次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类型不同,A项正确;在无法获知群落中该时间段植物个体总数变化的情况下,仅根据乙种群的相对多度变化情况不能确定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B项错误;记名计算法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逐个计数,适用于研究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C项正确;农田退耕前,农作物在农田中占优势,该农田退耕后,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物种逐渐占据优势,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D项正确。一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