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1政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卷(十五)
2、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
3、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文综
4、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二文综答案
5、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五
6、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文综答案
7、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文综
8、2024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一
9、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一政治
10、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一)
1政治试题)
全国@闷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一八)第一套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B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其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并非旧石器时代,②排除:材料不涉及原始社会的解体,④不选。2.B奴隶主阶级需要奴隶阶级为其服务,两者并非不可并存,②不选;材料不涉及奴隶主阶级缓和阶级矛盾,③排除。3.B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②排除;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由没落的奴隶制转向封建制,并没有加强对奴隶的管控,③不选。4.A材料未涉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利,③不选;地主占有农民的大部分劳动成果,而不是全部劳动成果,④排除。5.D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①排除;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是用暴力消灭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条件,②不选。6.A莫尔的《乌托邦》并不主张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也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③④不选。7.B材料中的这段话出自《共产党宣言》,B项符合题意。8.C材料指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这并不是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也不反映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①③排除。9.D民主共和反映人民诉求,①不选;民主共和并不一定是在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时候才能实现,③排除。10.A材料未强调要以自我牺牲教育群众,③不选;④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11.C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①排除;1921年,社会主义阵营尚未形成,④不选。12.B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涉及新民主主义的思想,②不选;材料指向农村包围城市,其目的并不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排除13.B互助组的成立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并非意在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不选;材料不涉及人民选择社会主义,③排除。14.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借鉴经验,①排除;“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并非一回事,进行三大改造是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引的,④不选。15.A③是“一五”计划的成果,并非“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原因,不选;社会主义改造并不能使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④排除。16.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排除;党的八大召开时,我国并未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③不选。17.(1)①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均田制赋予农民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则让农民留下一部分劳动成果归自己支配。这让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在唐朝中期,朝廷无大量土地可供支配,均田制难以维持,租庸调制给农民带来沉重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朝廷从中收到的赋税也会大减。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唐朝维持封建统治的手段。当其不能有效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时,必将走向瓦解。(每点4分,共12分。25·G3DY(新高考)·思想政治-R-必考-FJ※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