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历史二
2、2024部分区二模历史
3、2024全国分科考试模拟卷历史
4、2024全国2历史高考答案
5、2023-2024全国卷历史25题
历史答案)
11:35℃85m2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军队的血脉之中。一一改编自张立新《溯源精神谱系研学红船精神》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任选两个精神,构建一个主题并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主题: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阐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总结: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处理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示例二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主题: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阐述: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倡导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战初期敌强我弱,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沦丧,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暴制定了取得抗战胜利的具体战略战术,坚持全民族持久抗战,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团结了全民族的抗战力量。中共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次完全胜利。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形成冷战,引发朝鲜战争。美国为维护其霸权,出兵干涉,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1950年10月,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入朝作战。经过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奋斗,最终迫使美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总结: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都蕴涵若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抗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选择两个精神,确立主题,例如,选择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确立主题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然后围绕主题,从两个精神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的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低潮。当时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先后组织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遭受了重大挫折或失败。在秋收起义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革命方向,决定率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事实上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又对井冈山地区的斗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壮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红军严重受挫,为了纠正博古、李德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实事求是的解决自己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