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丹东高三二模历史
2、2024丹东市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3、2023-2024学年度(下)丹东市高三期初质量监测
4、2024丹东高三质量检测二
5、丹东二模2024高三
6、2024年丹东市高三年级阶段测试答案
7、2024丹东高三期初质量检测
8、2024丹东市高三阶段考试
9、2024丹东高三一模历史
10、丹东高三二模2024
历史试题)
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卷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法律法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国家的基本制度确定下来。1956年,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决议中提出:“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国家必须根据需要,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充分地受到国家的保护。”1954年至195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730多件。—摘编自李卫东《从“初心”“使命”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建设历程》材料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宪法,其中有许多重要改革:规定了宪法的根本地位和宪法保障制度;加强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常设机关的建设;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新的补充和更明确的规定,并强化了保障性措施。其后,我国又于1988年和1993年两次修改宪法,这两次宪法的修改主要涉及经济制度内容的调整。—摘编自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法治建设的目的。(6分)(2)有观点认为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法治建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阐释。(6分)【25·(新高考)CCJ·历史·GI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