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1·7月卷·高中2026届阶段性知识综合能力检测(一)生物试题

国考1号1·7月卷·高中2026届阶段性知识综合能力检测(一)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衡水金卷周测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生物答案
    2、2024国考1号6理综答案
    3、2024国考一号生物5
    4、2023-2024国考一号4生物答案
    5、2023-2024国考一号生物2答案
    6、2024国考一号生物答案
    7、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8、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生物
    9、2023-2024国考1号3生物答案
C.正确。重力信号可转换成运输C(生长素)的信号,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例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就是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的,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正确。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促进果实成熟。12.答案:D【详解】A.正确。斯他林等剪断小肠并将黏膜磨碎,将研磨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该过程排除了神经调节的干扰。B.正确。班廷等结扎健康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以排除胰腺中消化液的干扰。C.正确。拜尔设置黑暗的条件以排除光照对生长素分布的干扰。D.错误。荷兰科学家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并为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提取。13.答案:C【详解】A.错误。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所以食物和天敌是影响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C.正确。就地保护是指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错误。朱粪便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14.答案:B【详解】A.错误。退耕农田自然演替是在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次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B.正确。30~50年丙的相对多度在增加,故无法确定该群落总的植物个体数的变化,虽然乙植物占比(相对多度)在减小,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种群密度的变化。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D.错误。上述退耕农田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未必是森林阶段,因为还会受到当地温度、水分等条件的制约。15.答案:A【详解】A.错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中,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B.正确。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要充分振荡,保证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否则计数结果可能偏小或偏大。C.正确。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正确。灰喜鹊属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应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且标记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16.答案:B【详解】A.正确。防护林建设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协调原理。B.错误。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防护林组成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结构。D.正确。防护林通过自组织、自我调节等可实现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协调,体现了自生原理。榆林市高二年级生物学-答案-3(共6页)17.答案:D【详解】A.正确。用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板倒置培养,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B.正确。培养基需先调节pH再灭菌。C.正确。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微生物,采用摇床振荡培养可增大培养液的溶氧量,有利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D.错误。抑菌圈边缘挑取菌落重复上述步骤,几代后可能由于番茄灰霉病菌的耐药性增强,使抑菌圈的直径变小。18.答案:C【详解】A.正确。初生代谢物是生物生长和生存所必需的代谢活动,次生代谢物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B.正确。外植体在接种于培养基培养时,需先后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消毒流程为先用流水充分冲洗后的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min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C.错误。茎尖中几乎不含病毒,故利用黄芪的茎尖作为外植体来获得脱毒苗而不是叶片。D.正确。诱导黄芪生芽和生根的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一般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促进生根,比例低时促进生芽。19.答案:C【详解】A.正确。单克隆抗体涉及的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B.正确。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解决了血清抗体产量低、纯度低和特异性差的问题。C.错误。某肿瘤细胞表面的PD-LT的PD-I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故应
本文标签: